返回年代快穿:改变悲惨人生 第13  路千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一起吃饭次数的增加,两人的关系不知不觉间也拉近很多,会聊到生活中很多事情,分享彼此的观点。

偶尔两人在河边或是村里遇到,也会打个招呼,聊几句。

——

一转眼,就到了七月底。

祝子期再林家住了接近一个月了,祝子瑜什么消息都没递过来。

凭原主对祝子瑜的了解,对方不是个善罢甘休的,恐怕她是因为没钱,不舍得请假。

下个月应该就会找过来,祝子期猜测着。

这段时间,除了偶尔去公社买点东西,她的生活两点一线,林家——采石场。

原本想要另外盖房子的事情也被她放缓了,反正现在有个住的地方就行。

林家也不是多事的人家,平时都很清闲,没太多勾心斗角。

况且她一周带回去一只鸡或是一条鱼,就能让林家惊喜不已,对她格外小心体贴。

每天中午她在尚泽那里还有加餐,吃不完的也能放空间,等饿的时候再吃,饮食上她也十分满意。

不过她也有担心的事,等到夏季结束,开始秋收的时候,她恐怕就吃不到尚泽做的好吃的了。

这天,村里所有人休息一天,村长允许林二舅用驴车带村民去公社买东西。

祝子期和大舅妈二舅妈早早起床,然后和二舅一起出门,成功坐上了驴车。

驴车上的位置有限,来的晚的只能自己走路去公社,差不多要两个多小时。

这对于长时间走山路的村民不算太大麻烦,但知青们就受不了了。

所以祝子期和二舅到了村口的时候,最先上车的就是知青们。

他们有的是给家里寄东西,还有的是家里给他们寄东西,更多的是买东西。

林姥姥也交代了两个舅妈买家里缺的东西。

一路上,大家聊天的聊天,唱歌的唱歌,热闹的很。

祝子期听几个知青们抱怨地里的活儿难干,他们中最卖力的人也赶不上经验丰富的村民,只能拿到7个工分。

其他的就更少了,5、6个工分是常有的。

知青点也分了锅,只有相熟的知青凑在一起,这下谁也不占谁的便宜。

祝子期有些庆幸自己住在林家,虽然也是一个锅里吃饭的,但没这么多算计,不需要防备别人。

到了公社,林二舅把驴车拉到阴凉下,坐在车上看着。

其他人四散开来,去买东西了。

大舅妈二舅妈第一个目的地是供销社,今天里面人很多,在柜台前排起了长队。

“这是怎么了?今天怎么这么多人?”二舅妈拉着排队的人打听。

对方穿着稍微好一点,像是个城里人,她瞥了眼二舅妈,慢悠悠开口:“今天有瑕疵布,大家都抢着呢。”

瑕疵布,大多数是布沾了其他颜色,或者有损坏,是服装厂里发出来的,价格比普通布便宜一些,还不要布票。

大舅妈一听,立马排上了队。

“弟妹,我先排着,你去买妈要的东西。”

二舅妈答应下来,急匆匆去买东西了。

她们要抓紧时间,要是回去的晚了,恐怕驴车上就没位置了,那可要走回去的。

祝子期要买的东西和两个舅妈不一样,所以她们在供销社一楼就分开了。

祝子期买了些纸笔,准备回去练练字,开始学习。

后面的五月份,高考就开放了,她必须要在这次高考考上大学。

离开这个小村子,她才会更自由,能做的事情也更多。

逛着逛着,祝子期来到卖自行车的地方。

柜台后面摆着两架凤凰牌自行车,上面还套着布。

售货员看到她走近看,也没介绍,自从这车子摆上来,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祝子期想买辆自行车方便出行,不用的时候也能放进空间里。

可看着高大的自行车,她又不想买了,这么高的自行车,她坐上去,脚够呛能挨到地上。

买回来不是给自己找罪受吗?

还是等有空了,扒拉扒拉空间,看有没有更高效快捷的交通工具。

想到这里,她转身离开了。

柜台后面的售货员看到,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她就知道没一个人能买的起自行车。

来到二楼糕点铺子前,祝子期准备多买点糕点,它们都是纯手工制作,吃过一次后,她就忘不了这里的味道。

尤其是鸡蛋糕,甜而不腻,非常好吃,干活的时候当个零嘴吃也不错。

祝子期大手笔,一下子把柜台里的鸡蛋糕买走三分之二,其他各种饼干,糕点也挑了些,打包带走。

她逛到卖调料的摊前,想着不能总让尚泽出,于是各种调料都买了几大包。

回到卖布的地方,人群已经散了,柜台上的布也全没了。

祝子期张望一圈,没看到两个舅妈,索性自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